核心提示
羊城晚報記者王雋傑“當你張嘴說一個女人是然後呢‘小姐’的時候,不管她是造黃不是,她都已經是食惡了。”這是然後呢電影《保你平安》中的一句台詞,該影片關注到“造黃謠”這一社會熱點問題。造黃就在影片上映的食
羊城晚報記者王雋傑“當你張嘴說一個女人是然後呢‘小姐’的時候,不管她是造黃不是,她都已經是食惡了。”這是然後呢電影《保你平安》中的一句台詞,該影片關注到“造黃謠”這一社會熱點問題。造黃就在影片上映的食惡同時,蘇州大學、然後呢南華大學、造黃重慶大學學生“造黃謠”事件登上熱搜榜,食惡引發網民熱議。然後呢“造黃謠”事件為何頻發?造謠者需承擔何種法律責任?“造黃謠”背後的造黃心理動因何在?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學者、律師、食惡心理學研究者,然後呢探討以上問題。造黃桃色捏造3月17日,食惡一篇題為《被掛在黃色網站上的女孩們》的文章在網絡熱傳,引發大量關注。作者張女士在文中稱,2022年5月12日,經朋友提醒,她發現自己和另外兩名女生的照片被發布到色情網站上,照片配文不堪入目。“在看到帖子的當晚,我整個人大腦空白,憤怒和惡心席卷了我。”張女士說。她立即向所在地濟南曆城區洪家樓派出所報警,警方介入調查。與此同時,張女士持續關注發帖人的發帖情況,試圖找到隱匿在朋友圈、窺視自己的“好友”。隨後幾個月,張女士關注到發帖人共發布了11篇帖子,其中的意淫對象除了她本人,還包括發帖人的高中學妹、大學同學等人。張女士同其他受害者一起,通過對比好友列表等方式反向追查,最終鎖定了發帖人為自己的同學、蘇州大學學生趙某峰。張女士既驚又怒:“在此之前,我從來不敢懷疑他……在我眼裏,他正直優秀,一直是班長……在我看來,他沒有任何動機去做這麽肮髒的事情。”2023年1月5日,在共同好友的幫助下,張女士見到了趙某峰。15分鍾的交談裏,趙某峰承認了自己的行為,但並未道歉,他更在意張女士會否將事情公之於眾。在張女士公布的錄音中,趙某峰稱:“你不要在網上發這個,這個也算我的個人權益。說白了我這個人本來就有點心理變態,我也不遮遮掩掩的。”3月9日,張女士接到警方電話,趙某峰犯傳播淫穢物品罪被判定拘留十天,定於本年度暑期期間執行。蘇州大學於3月19日淩晨通報稱,經調查核實,趙某峰違法行為屬實,公安機關已作出行政處罰決定。依照學校相關規定給予該生開除學籍處分,後續將按程序辦理。3月18日,張女士再次發文稱,自己本想通過講述提醒他人保護自己,但輿論發展到自己未曾設想到的熱度,因為一些考量,她最終決定不向法院提起自訴。並非孤例張女士在其發布的文章中提到一個細節,趙某峰發布的某篇帖子瀏覽量達上萬次,評論區的男性將自己的女友、朋友圈女性朋友,甚至是嬰兒照片發出來,請求發帖人P圖以進行羞辱和意淫。事實上,“蘇大男生造女同學黃謠”並非孤例。記者梳理發現,意淫、編排身邊女性朋友的“造黃謠”事件在各地頻發。3月18日,在蘇州大學通報趙某峰事件的同時,有網友在微博反映重慶大學一男生偷拍同教室上課的女同學,在校園群內與其他男生進行含有侮辱、色情意味的討論。3月21日,南華大學一學生何某因PS女同學色情圖片傳播牟利,被開除學籍,隨後被取消保研至中科大的資格。更早一些,2022年5月,有網友通過微博求助,稱鄭州輕工業大學學生聞某盜取女生的照片,惡意混合色情圖片,對20餘名女生進行侮辱、誹謗。當事女生甚至懷疑,其中可能有違法涉黃交易。其後,當地警方介入。除熟人造謠之外,女性在社交平台發布的個人照片也會被陌生人用以製造謠言。2020年7月,杭州穀女士在下樓取快遞時被郎某偷拍並造謠“出軌快遞小哥”;2021年11月,一名女生與爺爺的合照被博主吳某飛造謠成“老夫少妻”……法律代價“造黃謠”行為需要承擔何種法律責任?受害者應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?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羊城晚報記者,“造黃謠”主要涉及以下法律問題:在刑事層麵上,傳播編排淫穢、侮辱信息,涉嫌誹謗罪、侮辱罪,若有大量傳播並牟利的,涉嫌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;在行政層麵,該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、網絡安全法等;在民事層麵,主要是侵犯了公民的名譽權、肖像權、隱私權等。朱巍稱,在具體案例中,公安機關會視造謠者的主觀惡性、悔過程度、社會危害度等,綜合考慮是否構成刑事犯罪,一旦構成,公安機關會立案偵查並移交檢察機關提起公訴。不過,若造謠者的行為構成的是侮辱罪或誹謗罪,則需要受害者提起自訴。“社會影響較為惡劣的,自訴轉公訴也有可能,如2020年的杭州穀女士被造謠出軌快遞員一案就是這種情況。”朱巍說。北京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偉傑表示,受害者若發現自己被“造黃謠”,要在第一時間報警求助,隨後可通過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消除影響、賠償損失等。陳偉傑強調,發現被造謠,應注意及時保存證據,可通過截屏、下載等方式保留相關圖片、視頻以作維權使用。“造黃謠”事件為何頻發?朱巍認為,造謠者多會在境外平台進行傳播,存在一些“不會被發現”的僥幸心理。在陳偉傑看來,造謠頻發或許也與犯罪成本較低有關,在實踐操作中,若造謠者未造成惡劣後果,公安機關的處罰不會太重。陳偉傑說,為震懾打擊造謠傳謠行為,“可能需要加強執法,同時做好普法宣傳工作”。此外,“造黃謠”背後很可能還存在一個網絡色情產業鏈,要最大限度遏製“造黃謠”傳播牟利的空間,就必須對這條黑灰產業鏈重拳出擊。心理危機在近日引發熱議的幾起“造黃謠”事件中,造謠者不乏高校在校生。大學生為何會成為“鍵盤作惡”的匿名加害者?被謠言傷害的女生們又該如何走出心理陰影?針對以上問題,羊城晚報記者聯係采訪了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特聘研究員袁傑。袁傑表示,“造黃謠”在本質上是一種對於當事女生在性層麵、心理層麵的傷害行為。在近期的幾起案例中,作為施害者的男性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扭曲,進而產生對周圍人的傷害,如蘇州大學趙某峰就親口承認自己“有點心理變態”。袁傑認為,“造黃謠”事件屬於極端個案,不過依然反映出目前教育體係中性教育、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。“成人抖音免费的人才選拔、培養機製過於看重硬性的能力,對於相對軟性的人格健全度、心理健康程度等指標是缺乏足夠關注的。”受害者又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?袁傑稱,現今網絡信息的傳播非常迅速,被造謠的女生會麵臨非常大的心理壓力,建議及時尋求專業的心理輔導;與此同時,家人和朋友的理解和支持也非常重要。此外,受害者要拿起法律武器,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,若一味地逃避或躲閃,反而會對後續的心理恢複造成障礙。“兩性相關的、負麵的成人抖音下载软件更容易傳播,成人抖音免费不能將極端的案例上升到男女群體的對立。”袁傑同時表示,女性朋友也不必因為網絡上的一些極端案例而產生“恐男”情緒,在現實生活中與真實的個體接觸、產生真誠的溝通交流,才能形成良性的人際關係或親密關係。